近年来,“微笑天使”长江江豚频频现身鄱阳湖永修松门山水域。
2016年1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,明确提出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,勾画了推动长江经济带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宏伟蓝图。
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,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。数十万渔民告别在水里讨生活,不少人自愿成为母亲河的“守护者”。
长江大保护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、法律、体制、组织、作风上全面发力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,开展一系列根本性、开创性、长远性工作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污染治理力度之大、制度出台频度之密、监管执法尺度之严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。
长江江豚被称为长江生态的“晴雨表”。近年来,随着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不断增加。图为2021年5月11日,在湖北省宜昌市江边,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。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/摄
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、依靠法治——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”,要求加快制度创新,增加制度供给,完善制度配套,强化制度执行,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。
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,相继出台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、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,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项改革方案,从总体目标、基本理念、主要原则、重点任务、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。
党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,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、生态补偿制度、河湖长制、林长制、环境保护“党政同责”和“一岗双责”等制度,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效显着。
以法治理念、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近年来,我国制定修订一系列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,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框架体系,基本实现各环境要素监管主要领域全覆盖。
其中,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,引入了按日连续罚款、查封扣押、限产停产、行政拘留、公益诉讼等措施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环境保护法。自2015年实施以来,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取得显着效果。
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铸就了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,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。2022年4月13日,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迎来降雪,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雪景。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/摄
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系统思维——
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,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。为了确保青山绿水常在、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,他多次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。
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,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,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,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。
2021年,大象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“网红代言人”。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路护送云南大象北上及返回之旅,赢得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。
2021年10月12日,在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,习近平主席宣布:“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、大熊猫、东北虎豹、海南热带雨林、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,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,涵盖近30%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。”
我国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,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,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%。
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持续推进,不毛之地变成绿洲,黄土高坡披上绿装,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.04%,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.1%,湿地保护率达到50%以上。
2022年3月12日,在北京第五季龙水凤港生态农场,小朋友在公益植树活动上为树苗浇水。新华社记者 李贺/摄
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民生优先——
党领导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,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全面禁止进口“洋垃圾”。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、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……
“当前,重污染天气、黑臭水体、垃圾围城、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、民生之患,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,老百姓意见大、怨言多,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,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。”在2018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明确部署。
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;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快速推进,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;产业、能源、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一系列切实举措,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
2017年至2021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%、优良天数比例上升4.9个百分点,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。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至84.9%,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.2%。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%。
2015年,《环境保护督察方案(试行)》印发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正式建立。2019年,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》开始施行。督察这把利剑,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我国成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国家,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、力度之大、成效之显着前所未有,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着增强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,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。
2021年8月30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,审议通过《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,总书记强调,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,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,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。